今天是
无障碍服务
检察工作报告
2014年凤城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时间:2019-04-16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2015123日在凤城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邢永明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检察院向大会报告2014年检察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年来,我院在市委和上级院的领导下,在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在市政府、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坚持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为指导,全面落实全省、丹东市检察长会议和市委五届七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依法履行检察职能,狠抓过硬检察队伍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工作任务,再次被评为全省先进检察院。

一、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推进“平安凤城”建设

我们坚持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导向,与公安机关、审判机关形成工作合力,维护我市社会和谐稳定。截至20141225日,批准逮捕各类刑事案件117130人,提起公诉379487人。

坚持从重打击严重刑事犯罪,保持法律威慑力。对利用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坚持依法从重从快予以严惩。对严重暴力犯罪、多发性侵财类犯罪、食品、药品领域犯罪等,依法快审快结,从严处理。提起公诉故意杀人、寻衅滋事等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犯罪案件6791人;生产销售假药犯罪案件79人。认真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于当事人和解的轻微刑事案件以及具有法定从轻情节的刑事案件,依法作出不起诉处理或建议法院从宽处理。完善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办理方式,成立未成年人犯罪检察室,实行专人办理、附条件不起诉、犯罪记录封存等制度,促进了失足未成年人改过自新,回归社会。

办案中,严把案件质量标准,坚决防止冤假错案。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坚持罪刑法定、疑罪从无,依法排除非法证据。进一步加强了对案件的管理,明确办案责任主体,实行谁办案谁负责,所办案件准确率达到了百分之百。

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学习借鉴“枫桥经验”,积极参加“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推进年活动”,认真做好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法律文书说理、刑事和解、检调对接等工作,化解检察环节的社会矛盾。积极落实省、市政法委“关于做好依法处理信访中违法犯罪工作的通知”精神,抽调骨干力量,引导侦查机关搜集、固定信访活动中的违法犯罪证据,有2名在信访活动中涉嫌犯罪的嫌疑人被批准逮捕。开通了远程视频接访,电话录音接访,与来信、来访“四位一体”,畅通了群众的举报和诉求表达,再次被评为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

二、积极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推动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

我们把查办职务犯罪作为检察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捕捉案件线索,集中力量查办有影响、有震动的大案要案,立案侦查了一批本市内的职务犯罪案件和上级院指定管辖的外地职务犯罪案件。

依法查办贪污贿赂案件。全年立案贪污贿赂案件1723人,全部为重大案件。重点查处了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线索,立案查处蓝旗镇广胜村村主任刘某等贪污、挪用公款案66人。积极查办县处以上领导干部犯罪案件,立案查处了营口监狱原副监狱长李某、辽东学院某公司总经理邓某等县处级干部贪污贿赂犯罪案件44人。

依法查处渎职犯罪案件。重点查处司法人员和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案件,立案渎职侵权犯罪案件1013人,涉及县处级要案2人。其中立案查处了丹东市中级人民法院黄某、营口市中级人民法院韩某、李某等司法人员受贿、徇私舞弊案34人;查处了我市破坏矿产资源、破坏森林资源背后的行政执法人员玩忽职守犯罪案件68人。

办案中,我们坚持规范执法,文明理性办案,坚决禁止使用非法手段搜集证据,提高了办案质量。正确理解中央关于“宽容改革失误”的精神,准确区分改革失误与失职渎职、改革探索中出现偏差与钻改革空子实施犯罪的界限,维护了我市改革创新的发展环境。

积极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我们把促进有关部门健全权力监督制约和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作为工作的主要方向,向发案单位发出检察建议11份,写出发案原因剖析材料16份,写出预防调查报告3份。开展预防咨询12次,提出意见和建议15条,均被采纳。进行预防教育授课8次,听课1100人次。组织警示教育活动23场次,受教育者2300余人。制作预防教育宣传品6部,印发5000册。

三、强化诉讼监督,促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第一,依法加强刑事诉讼监督。紧紧围绕修改后刑诉法的实施,着力监督刑事立案、侦查、审判环节中存在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重点加强对非法取证、滥用强制措施和滥用侦查措施等问题的监督,纠正了一些应当立案侦查而没有立案侦查、应当变更强制措施而没有变更强制措施的案件,把“依法保障人权,规范执法行为”落到了实处。认真清理诉后在逃案件,进一步规范量刑建议工作,依法行使刑事抗诉权,坚持检察长列席法院审判委员会制度,维护了司法公正。

第二,依法加强对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监督。认真落实修改后民诉法和民事诉讼监督规则,综合运用提请抗诉、检察建议、纠正违法等多种手段,全方位开展民事诉讼监督。接待民事行政申诉案件27件,对不符合受理条件的,进行了释法说理,息诉息访。对符合受理条件的案件,依法提起抗诉或通过检察建议等形式进行了监督。积极探索支持起诉、督促起诉等公益诉讼活动,取得初步成效。在高检院组织的案件质量评查中,受到赞誉。

第三,依法加强刑罚执行和监管场所监督。严格监督和杜绝超期羁押情况发生,注重对无羁押必要性的审查,加强对社区矫正的监督。深入开展了高检院组织的“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专项检察活动,依法纠正了暂予监外执行不当等问题,督促收监5人。在省院和丹东市院业务处的指导下,我们组织专案组开展百日会战,成功查办了营口监狱刑罚变更执行活动中的系列腐败案,取得较好战果,被省院推荐为全国“专项检察活动先进院”,并荣记集体二等功。

四、建设过硬检察队伍,提高公正廉洁执法水平

第一,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查找纠正“四风”和执法司法中的突出问题,梳理出各方面意见建议34条,制定整改措施30多项,对群众反映集中的执法不规范等3个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取得一定成效。利用“七一”、“十一”等节日或纪念日,组织干警开展敬老助学、扶贫帮困、公祭烈士等活动,让干警在社会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意识,弥补精神之“钙”。积极开展了向全国人大代表、省特等劳动模范毛丰美和全国最美检察官、丹东市院侦查监督处处长吴凤杰的学习活动,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干警,激发干劲。抓好机关党的建设和工会工作,组建临时党支部和临时党小组办理专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较好发挥。

第二,大力推进队伍专业化、执法规范化建设。以“两法两规”为教材,组织干警开展“学习研讨交流”“执法深度评查”“模拟实战练兵”“公文制作竞赛”活动,举办业务讲座20场次,公诉业务在全地区专业竞赛中取得第一名。积极推进“科技强检”,开通并运行全国检察机关统一业务软件应用系统,实现检察业务全程网上办理。鼓励干警参加高学历教育,有5人正在就读在职研究生。

第三,深入开展检察文化建设。继续开展以“聚力文化、礼仪文化、廉政文化、忠诚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检察文化建设,大力弘扬“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检察干警核心价值观,不断丰富文化载体,激励干警创作,马捷、郭明等7名同志在省、市院文化专项竞赛中获奖。突出抓好廉政文化建设。廉政文化作品频频受到好评,黄殿礼、张晓军等人编制的职务犯罪教育微电影《变脸》,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开展的“全国检察机关首届预防职务犯罪专题微电影评比”中被评为一等奖。

第四,不断强化自身监督。通过纪检巡查、联合评查、检务督察、办案责任倒查等方式,不断强化对内部执法活动的监督,有效防范了廉政风险。深化检务公开,开通了检察案件信息公开网。主动接受党的领导,凡属重大工作安排、重要工作事项,都及时向市委请示,依靠市委解决影响工作开展的重大问题。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我们坚持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定期不定期走访人大代表,办理人大直接交办的信访案件2件,为人大代表提供法律服务15件次。我们还虚心接受人民政府的工作建议和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听取新闻单位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及时改正业务工作和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五、存在的问题和2015年的工作打算

2014年,我们的工作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和差距。一是规范执法需继续加强。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实施后,个别干警的执法理念、办案方式仍不适应,执法不规范的个案仍然存在;二是作风建设仍有盲区。个别干警在信访接待、法律咨询、调查取证中,仍存在态度“生、冷、硬”的问题;三是服务群众工作的能力还不强。工作机制的创新、检察宣传工作等有待于进一步增强。对此,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15年,我们要认真贯彻最高人民检察院各项工作部署,进一步找准服务大局的切入点和结合点,主动把检察工作置于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来谋划和推进,充分发挥打击、预防、监督、教育、保护等职能作用,更好地服务改革、保障改革。依法公正履行检察职能,全力维护我市社会稳定,推进平安凤城、法治凤城建设。继续保持对腐败案件的高压态势,集中精力查办大案要案,把查处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推向新的台阶。进一步强化法律监督,把法律监督着力点放在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上,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每件事情,都要一抓到底,以执法为民实际成效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支持。要按照上级院的统一部署,推进检察体制改革,完成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实行检察官员额制。大力加强队伍专业化和执法规范化建设,突出开展好“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活动,抓好自身反腐倡廉和纪律作风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廉洁高效的过硬检察队伍。

各位代表,“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我们凤城市经过几年的拼搏,迎来了政通人和、百业俱兴的大好时光,为我们检察机关做好各项检察工作提供了大好机遇。我们决心在市委和上级院的领导下,在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以更加激昂的干劲,更加扎实的作风,认真落实本次人代会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建设富庶文明和谐新凤城贡献我们的力量!

2014年凤城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2024-12-09

2015123日在凤城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邢永明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检察院向大会报告2014年检察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年来,我院在市委和上级院的领导下,在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在市政府、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坚持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为指导,全面落实全省、丹东市检察长会议和市委五届七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依法履行检察职能,狠抓过硬检察队伍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工作任务,再次被评为全省先进检察院。

一、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推进“平安凤城”建设

我们坚持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导向,与公安机关、审判机关形成工作合力,维护我市社会和谐稳定。截至20141225日,批准逮捕各类刑事案件117130人,提起公诉379487人。

坚持从重打击严重刑事犯罪,保持法律威慑力。对利用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坚持依法从重从快予以严惩。对严重暴力犯罪、多发性侵财类犯罪、食品、药品领域犯罪等,依法快审快结,从严处理。提起公诉故意杀人、寻衅滋事等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犯罪案件6791人;生产销售假药犯罪案件79人。认真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于当事人和解的轻微刑事案件以及具有法定从轻情节的刑事案件,依法作出不起诉处理或建议法院从宽处理。完善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办理方式,成立未成年人犯罪检察室,实行专人办理、附条件不起诉、犯罪记录封存等制度,促进了失足未成年人改过自新,回归社会。

办案中,严把案件质量标准,坚决防止冤假错案。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坚持罪刑法定、疑罪从无,依法排除非法证据。进一步加强了对案件的管理,明确办案责任主体,实行谁办案谁负责,所办案件准确率达到了百分之百。

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学习借鉴“枫桥经验”,积极参加“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推进年活动”,认真做好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法律文书说理、刑事和解、检调对接等工作,化解检察环节的社会矛盾。积极落实省、市政法委“关于做好依法处理信访中违法犯罪工作的通知”精神,抽调骨干力量,引导侦查机关搜集、固定信访活动中的违法犯罪证据,有2名在信访活动中涉嫌犯罪的嫌疑人被批准逮捕。开通了远程视频接访,电话录音接访,与来信、来访“四位一体”,畅通了群众的举报和诉求表达,再次被评为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

二、积极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推动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

我们把查办职务犯罪作为检察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捕捉案件线索,集中力量查办有影响、有震动的大案要案,立案侦查了一批本市内的职务犯罪案件和上级院指定管辖的外地职务犯罪案件。

依法查办贪污贿赂案件。全年立案贪污贿赂案件1723人,全部为重大案件。重点查处了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线索,立案查处蓝旗镇广胜村村主任刘某等贪污、挪用公款案66人。积极查办县处以上领导干部犯罪案件,立案查处了营口监狱原副监狱长李某、辽东学院某公司总经理邓某等县处级干部贪污贿赂犯罪案件44人。

依法查处渎职犯罪案件。重点查处司法人员和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案件,立案渎职侵权犯罪案件1013人,涉及县处级要案2人。其中立案查处了丹东市中级人民法院黄某、营口市中级人民法院韩某、李某等司法人员受贿、徇私舞弊案34人;查处了我市破坏矿产资源、破坏森林资源背后的行政执法人员玩忽职守犯罪案件68人。

办案中,我们坚持规范执法,文明理性办案,坚决禁止使用非法手段搜集证据,提高了办案质量。正确理解中央关于“宽容改革失误”的精神,准确区分改革失误与失职渎职、改革探索中出现偏差与钻改革空子实施犯罪的界限,维护了我市改革创新的发展环境。

积极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我们把促进有关部门健全权力监督制约和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作为工作的主要方向,向发案单位发出检察建议11份,写出发案原因剖析材料16份,写出预防调查报告3份。开展预防咨询12次,提出意见和建议15条,均被采纳。进行预防教育授课8次,听课1100人次。组织警示教育活动23场次,受教育者2300余人。制作预防教育宣传品6部,印发5000册。

三、强化诉讼监督,促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第一,依法加强刑事诉讼监督。紧紧围绕修改后刑诉法的实施,着力监督刑事立案、侦查、审判环节中存在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重点加强对非法取证、滥用强制措施和滥用侦查措施等问题的监督,纠正了一些应当立案侦查而没有立案侦查、应当变更强制措施而没有变更强制措施的案件,把“依法保障人权,规范执法行为”落到了实处。认真清理诉后在逃案件,进一步规范量刑建议工作,依法行使刑事抗诉权,坚持检察长列席法院审判委员会制度,维护了司法公正。

第二,依法加强对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监督。认真落实修改后民诉法和民事诉讼监督规则,综合运用提请抗诉、检察建议、纠正违法等多种手段,全方位开展民事诉讼监督。接待民事行政申诉案件27件,对不符合受理条件的,进行了释法说理,息诉息访。对符合受理条件的案件,依法提起抗诉或通过检察建议等形式进行了监督。积极探索支持起诉、督促起诉等公益诉讼活动,取得初步成效。在高检院组织的案件质量评查中,受到赞誉。

第三,依法加强刑罚执行和监管场所监督。严格监督和杜绝超期羁押情况发生,注重对无羁押必要性的审查,加强对社区矫正的监督。深入开展了高检院组织的“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专项检察活动,依法纠正了暂予监外执行不当等问题,督促收监5人。在省院和丹东市院业务处的指导下,我们组织专案组开展百日会战,成功查办了营口监狱刑罚变更执行活动中的系列腐败案,取得较好战果,被省院推荐为全国“专项检察活动先进院”,并荣记集体二等功。

四、建设过硬检察队伍,提高公正廉洁执法水平

第一,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查找纠正“四风”和执法司法中的突出问题,梳理出各方面意见建议34条,制定整改措施30多项,对群众反映集中的执法不规范等3个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取得一定成效。利用“七一”、“十一”等节日或纪念日,组织干警开展敬老助学、扶贫帮困、公祭烈士等活动,让干警在社会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意识,弥补精神之“钙”。积极开展了向全国人大代表、省特等劳动模范毛丰美和全国最美检察官、丹东市院侦查监督处处长吴凤杰的学习活动,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干警,激发干劲。抓好机关党的建设和工会工作,组建临时党支部和临时党小组办理专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较好发挥。

第二,大力推进队伍专业化、执法规范化建设。以“两法两规”为教材,组织干警开展“学习研讨交流”“执法深度评查”“模拟实战练兵”“公文制作竞赛”活动,举办业务讲座20场次,公诉业务在全地区专业竞赛中取得第一名。积极推进“科技强检”,开通并运行全国检察机关统一业务软件应用系统,实现检察业务全程网上办理。鼓励干警参加高学历教育,有5人正在就读在职研究生。

第三,深入开展检察文化建设。继续开展以“聚力文化、礼仪文化、廉政文化、忠诚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检察文化建设,大力弘扬“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检察干警核心价值观,不断丰富文化载体,激励干警创作,马捷、郭明等7名同志在省、市院文化专项竞赛中获奖。突出抓好廉政文化建设。廉政文化作品频频受到好评,黄殿礼、张晓军等人编制的职务犯罪教育微电影《变脸》,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开展的“全国检察机关首届预防职务犯罪专题微电影评比”中被评为一等奖。

第四,不断强化自身监督。通过纪检巡查、联合评查、检务督察、办案责任倒查等方式,不断强化对内部执法活动的监督,有效防范了廉政风险。深化检务公开,开通了检察案件信息公开网。主动接受党的领导,凡属重大工作安排、重要工作事项,都及时向市委请示,依靠市委解决影响工作开展的重大问题。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我们坚持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定期不定期走访人大代表,办理人大直接交办的信访案件2件,为人大代表提供法律服务15件次。我们还虚心接受人民政府的工作建议和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听取新闻单位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及时改正业务工作和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五、存在的问题和2015年的工作打算

2014年,我们的工作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和差距。一是规范执法需继续加强。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实施后,个别干警的执法理念、办案方式仍不适应,执法不规范的个案仍然存在;二是作风建设仍有盲区。个别干警在信访接待、法律咨询、调查取证中,仍存在态度“生、冷、硬”的问题;三是服务群众工作的能力还不强。工作机制的创新、检察宣传工作等有待于进一步增强。对此,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15年,我们要认真贯彻最高人民检察院各项工作部署,进一步找准服务大局的切入点和结合点,主动把检察工作置于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来谋划和推进,充分发挥打击、预防、监督、教育、保护等职能作用,更好地服务改革、保障改革。依法公正履行检察职能,全力维护我市社会稳定,推进平安凤城、法治凤城建设。继续保持对腐败案件的高压态势,集中精力查办大案要案,把查处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推向新的台阶。进一步强化法律监督,把法律监督着力点放在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上,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每件事情,都要一抓到底,以执法为民实际成效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支持。要按照上级院的统一部署,推进检察体制改革,完成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实行检察官员额制。大力加强队伍专业化和执法规范化建设,突出开展好“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活动,抓好自身反腐倡廉和纪律作风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廉洁高效的过硬检察队伍。

各位代表,“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我们凤城市经过几年的拼搏,迎来了政通人和、百业俱兴的大好时光,为我们检察机关做好各项检察工作提供了大好机遇。我们决心在市委和上级院的领导下,在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以更加激昂的干劲,更加扎实的作风,认真落实本次人代会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建设富庶文明和谐新凤城贡献我们的力量!